正确做数据治理的十个关键步骤
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,数据管理成为了企业创新、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基础。然而,由于顶层设计缺失、历史原因等因素,企业内部存在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问题,数据无法充分共享,造成了数据存储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浪费,同时也增加了数据应用的法律风险和产品维护及开发成本。如何正确地治理数据呢?
以下是正确治理数据的十个关键步骤:
1. 整理业务规则,统一数据定义
对于企业的不同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,根据业务属性明确数据定义,以提高数据质量。企业需要通过梳理各部门和系统的业务规则,定义公司内部数据对象的标准,统一数据访问方式和机制,以提高数据质量。此外,在整理业务规则时,还需要关注数据的来源和输入格式,确保数据源可靠、格式统一。
2. 跟踪外部数据来源
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第三方数据是构成分析解决方案的重要元素之一。因此,企业需要建立可行模式以保证外部数据的正确性,如与第三方数据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并逐步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。
3. 确认影响业务的关键数据指标
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关键数据指标,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。通常情况下,企业的关键指标包括客户流失率、市场份额、营销成本等方面的数据指标。
4. 分析关键业务的数据质量
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,对企业内部支持关键业务流程的系统及程序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,从而预测未来的数据质量。除此之外,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、处理、清洗等操作,以提高其数据质量。
5. 创建数据自动化管理调控体系
建立自动化管理体系,把关数据治理到数据应用的整个流程,在绩效考核、分析决策和基础数据质量之间建立明确的自动化反馈机制,以业务结果反馈数据治理效果。
6. 检测数据质量对业务的影响程度
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影响程度测量数据质量,帮助企业筛查无价值数据,并定期评估数据质量对业务结果的影响。此外,随着市场需求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,企业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。
7. 听取、沟通业务需求,有针对性地治理数据
企业需要认真听取业务部门对数据的需求,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,形成行动计划,探索数据内部潜在问题,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撑。在沟通过程中,企业需要重视用户反馈,并通过持续改进,不断优化自身的数据治理效果。
8. 创建数据质量动态感知台监控数据治理进程
企业需要创建数据质量动态感知台,根据KPI和关键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数据质量的绩效评估,帮助企业管理数据风险,并创造更多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。在实际操作中,企业也应注重数据质量的动态监测和控制,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。
9. 建立学习-分享-培训机制
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学习-分享-培训机制,鼓励团队成员将发现的数据问题及时共享给其他成员,一起讨论数据治理的解决措施,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自身能力。此外,企业还应注重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传承,持续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。
10. 避免“IT怪圈”
避免因数据治理不彻底进入IT怪圈的循环,应该打通企业的内外部数据,实现业务部门对数据的随时响应,提高数据应用的效率。企业还应优化组织结构,建立协同沟通机制,促进企业内外部数据的有效流通和共享,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。
以上十个步骤能够降低数据管理成本,规避数据应用的法律风险,降低产品维护及开发成本,提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效率和竞争力。
- 上一篇
蓝牙物联网:如何轻松、低成本地部署物联网项目
在选择蓝牙物联网解决方案时要考虑多种因素,例如特定的用例要求和蓝牙低功耗(BLE)片上系统(SoC)功能。此外,还可以查看功耗效率、对BLE组网技术的支持、丰富接口的可用性、与现有基础设施的兼容性以及满足未来需求的可扩展性。本文探讨低功耗蓝牙在物联网中的作用。它还讨论了BLE技术的优势,使其适合物联网应用。
- 下一篇
阻碍供应链规划技术创新的三个误区
是什么阻碍了数字化转型的努力?在最近对规划负责人的详细采访中,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的团队缺乏采用。当谈到克服这一挑战时,我们发现,对于是什么阻碍了团队的发展,以及哪些策略将改善结果,人们普遍存在误解。